11月21日,中國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儲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全面進入市場化運營,這是國內首個綠氫耦合煤化工示范項目。“綠電制氫+余電上網” 的協同模式成功落地,為煤化工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。

項目攻克核心技術難關,建立大容量電解槽在新能源并網制氫中的深度調整機制,完成全國首個大容量電解槽在化工行業持續穩定運行技術攻關,填補行業空白。項目完成發明專利28項,發布企業標準3項,并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氫能試點名單。
大唐內蒙古多倫風光儲制氫站站長曹國安表示,項目預計年制氫量達7059萬立方米,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.88萬噸,其環境效益相當于1400公頃成熟森林一年的吸碳量。
項目介紹
項目概況:
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,總投資約13億元,由大唐多倫瑞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。項目總裝機規模15萬千瓦,包括12萬千瓦風電、3萬千瓦光伏及22.5MW/45MWh儲能系統,配套建設額定產氫量14000Nm3/h的電解水制氫裝置,配置12臺1000Nm3/h和1臺2000Nm3/h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。
技術特點:
綠電制氫與余電上網協同:采用“綠電制氫+余電上網”模式,利用風光發電為電解水制氫提供電力,多余電量并入電網,實現能源高效利用。大容量電解槽技術突破:攻克大容量電解槽在新能源并網制氫中的深度調整機制,完成全國首個大容量電解槽在化工行業持續穩定運行技術攻關,填補行業空白。一體化能量管控系統:自主研發的“綠電制氫耦合煤化工一體化能量管控系統”入選國家能源局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名單,實現風光發電、儲能與制氫的高效協同運行。
時間節點:
2023年11月:項目正式開工。
2024年12月底:制氫部分開車成功,產出合格氫氣。
2025年1月17日:項目正式并網投產,開始綠電制氫及氫氣輸送至煤化工環節。2025年8月:自主研發的一體化能量管控系統入選國家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公示名單及2025年度國家綠色技術創新案例。2025年10月:入選國家能源領域氫能試點項目(第一批)公示名單。2025年11月20日:項目全面進入市場化運營,標志著“綠電制氫+余電上網”協同模式正式落地。
微信客服
微信公眾號









0 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