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0日,晶科能源飛虎3系列組件正式量產下線并開啟全球訂購,現場即斬獲15GW簽約訂單,成為行業矚目的現象級新品。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與電價機制變革,飛虎3究竟有哪些突破性創新,能夠拒絕行業的“低價內卷”?對此,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接受媒體專訪時,給出了深刻的解讀和看法。

外界最關心的是,進入電力市場以后,行業何去何從,飛虎3對標競品優勢,它的定價,產能供應等。錢晶沒有回避:對于政策,企業只能適應,產品卻能改造,以貼合生意邏輯的變化。531以后,組件不僅要發更多,而且要在對的時間發更多。談到飛虎3的優勢,錢晶概括為,1+1+1。
第一,正面功率650~670W,效率24.06-24.8%,首批量產的功率檔位落在650、655、660W,正公差,這是2382尺寸,目前和未來至少一年時間內功率效率最高的版型之一。
第二,85±5%的雙面率,比同功率檔的競品高出10%-15%。意味著在不同反射率的安裝地面上,會帶來0.7%-2.25%的發電增益,比如水面0.7%的增益,草地0.9%,沙地1.2%,水泥/混凝土1.5%,白漆和雪地2.25%。比如,一個100兆瓦的沙戈荒項目,飛虎3對比同功率檔的競品,能額外多發1.2兆瓦發電量。而且常被忽視一點,正面功率每一瓦都是業主真金白銀買的,而由雙面率帶來的背面功率和背面發電量是免費贈送的,說明在相同面積、相同容量沙地項目中,飛虎3不僅比競品多1.2兆瓦發電量,而且是贈送的。
第三,弱光性。IEC定義的STC(標準測試條件)下的輻照值是1000W/平方米,但這個實驗室里理想值只出現在大晴天中午12-下午2點。其余時間都不足這個標準輻照。通常認為弱光時段指代的輻照是400W/平方米以下,如多云、陰天、雨天、雪天、霧霾天,在早晚的五點到七點,輻照往往不足200W/平方米,這種弱光和超弱光條件下,飛虎3對比競品發電能力要高出2-3%,飛虎3弱光性能為95~98%,競品在93~95%。而這些時段又是分時電價的尖峰電價期,有的比中午的深谷電價要高出6倍。所以弱光性重要意義在于,每塊組件30年工作周期中80%都是處于弱光條件的,弱光性能影響每塊組件4/5的生命周期。其次,早晚發電能力更強,能為項目帶來更多收益。早晚發電,一度抵六度。
關于飛虎3定價,錢晶表示,僅這1+1+1,更高功率之一、更高雙面率、更高弱光性能,就值回票價。技術要持續進步,背后必須有大市場做支撐。優質產品必須有優質價格,優質價格以及能為客戶獲得更多收益,讓每個環節正向利潤起來。
交談中,錢晶不諱言對對手的尊重:從品宣到業主端推廣,再到利用好新媒體,都是硬實力,這些方面,晶科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,過去過于理性闡述,用大項目的思維來運營分銷市場,所謂的不接地氣,中國分布式市場不僅是市場,更是舞臺。競爭之外,還有學習。
過往的訪談里,錢晶說得最多的一句,就是“優質產能永遠不夠”。即使在現在的內卷下,她依然堅持,甚至更堅定。即便晶科已擁有全球最強的技術產品集群,還是覺得不夠用。效率需要更大,性能需要更強,更多落地場景……這是一條沒盡頭的路。但她特別強調,光伏賽道比拼到最后,不是看哪個組件功率更高,而是哪個組件更牛馬,更超長工作,更有用,更事半功倍。組件不只是技術,更要變成真正可落地的,可帶來多收益的工具。
在結束開場致辭的時候,她說“很多人想讓我定義一下晶科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,這是為難我的。和所有光伏人一樣,我們不想定義也不想被定義,因為我們有無限的可能,有無限的熱愛,就像飛虎3,一點點光,我們就燦爛。”

錢晶8個核心觀點:
1、光伏是全球合作的生意,焦慮是全行業共同的痛點。不管和誰,合作是本質;長期看,全球范圍看,電力缺口依然巨大,所以市場不會消失。
2、技術之間沒有“平衡秘訣”,企業必須適應外部環境和政策變化,企業只能把真實的技術優勢和客戶需求講清楚,剩下的順其自然。
3、技術領先必須依賴大市場,中國依然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。如果想在全球維持領先,就需要大規模的市場支持現金流和后續研發投入。
4、BC工藝的對手很強大,是學習與競爭并存的對象。但作為平臺技術的TOPCon,低估TOPCon的效率性能延續能力也是天真的事。
5、飛虎3代表了晶科面向新電價機制下的分布式市場量身打造。
6、晶科的優勢是“持續領先”,行業首家突破100GW、200GW、300GW。
7、技術的盡頭不是一種替代另一種,而是在平臺技術的基礎上自我迭代,自適應各種場景,未來綜合發電和精準發電將是新焦點。
8、性能無死角的飛虎3是2026年給市場帶來驚喜的產品,特別是分布式市場
微信客服
微信公眾號









0 條